Adaptive making
科学制琴理念:削履适足

作者介绍:

在与George Stoppani先生关于提琴声学这个课题的沟通中,除了得到了更多优秀的文献推荐,还有一部分他关于数据库构想的一些建议。这里没有涉及到具体的技术标准与方案,更多的是一份构想。在Oberlin的团队已经完成了声学数据库的测量系统与采集方案后,他们做出了更多地思考与实践。这些实践与成果都通过2020年的Bilbao项目得以向外展现。George Stopppani先生本人既是提琴声学研究者,也是传统制琴和裸羊肠弦作者。这种双重身份对提琴声学研究和传统手工制琴师的一些看法希望能与大家分享。特此整理成如下译文,请各位老师参考多提宝贵意见。

削履适足:

在传统提琴制造的思路中有一种比较消极的方式。就是尝试用一种固定的制造流程与参数,并且认为只有这一种方式是正确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用好还是差的工具去制琴,往好了说最多也只能是制作出大同小异的提琴作品。而不出意外的话一般的结果都不太好,用这种方式制琴的作品都不是很成功。更开明和更有经验的传统制琴师都知道,一把琴的制造要从木材的选择开始构思方案,在制作过程中根据自己对木材特性的感受去细化每一个制造的环节。最后在装配阶段进行的调试再去解决之前制作过程中出现的所有薄弱环节。

我过调试过很多低音提琴,琴颈,指板和低音梁的尺寸都超过了正常尺寸范围。这样的情况下去进行装配调试是非常麻烦的。但当我做一把新低音提琴的时候我可以首先决定琴弦的位置(高度和左/右倾斜度)然后再将指板放在下面,以获得最佳的弦间隙。同样,低音梁的尺寸与琴码的位置也都是标准的。

从声学的角度来看,调试装配提琴最主要的工作其实是需要建立一个资料库。用于去选择适合的阻抗来达到计划中预期的调试结果。(可以是现代的也可以是传统的)如果是传统式的调试,那么调试的目标是典型的琴弦,琴码和其他一般调试。如果是现代式的提琴调试,那么将需要考虑更多的问题。例如:

  • 琴颈的几何参数同琴码与琴弦的关系。
  • 阻抗的动态面是属于结构刚度还是结构强度:需要多少的力才能使结构以特定频率以给定速度移动?这些都取决于刚度与质量。
  • 阻抗过高,声音会变得僵硬沉重,得不到足够音量。阻抗太低,声音会变得轻飘和发软,可能伴随演奏灵敏度下降和缺少投射焦点的问题。任何一种极端阻抗的结果,都会被认为是调音上的缺陷。
  • 此外,众所周知乐器还需要等在静力状态下保持足够的稳定性。虽然很多与静态学结构和稳定性有关的东西都是直观的,但对于动态系统来说,情况并非如此。

我们在这方面的知识大多很差。我个人的观点是,这是一个很好的计划,建立一个提琴调试的资料库去选择合适的调试方案来达到预计想要得到的声音效果。当然,我们不需要使用极端不常见的调整目标。幸运的是这很容易做到。

在提琴工厂里,产品都是按照预先确定的规格制造的,在制造过程中修改这些规格是不现实的。但对于手工制琴师来说,在确定了琴型设计和材料之后,可以进一步选择板材厚度和进行其他设置。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更多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这才是做出好琴的关键。我们可以称之为适应性决策——我们检查每一个制造环节的阶段性结果,然后根据我们看到的情况做出新的决策。同样地,我们根据以前工作的优点修改我们的设计。优秀制琴师从来没有做过两次完全一样的乐器。

另一方面,在21世纪,制琴技术水平较低的制琴师有可能被工厂制造的高端提琴所取代。因为水平低的制琴师在上述的阶段性决策中都容易做出糟糕的选择。这也可能是因为不了解潜在客户的需求:不知道什么声音是好的或坏的。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并响应客户的需求。对于任何一个制琴师来说,最重要的技能就是评估乐器在音乐上的实用性的能力。既可以对于我们自己的作品也可以对其他同行的作品做出判断。没有这种技能,我们就不可能知道如何改进我们的工作或如何满足客户的需求。对于使用声学测量和技术信息方法的人来说,这和严格按照传统方式工作的人一样。这种技巧隐含地要求发展我们自己的个人审美观——这是为我们自己的声音制定目标所必需的,同时通过接触和互动保持开放的学习态度。

在我看来,使用声学测量仪器去了解提琴如何运作和产生声辐射的机理是最有用的。平时我们不会把我们的汽车或笔记本电脑交给不专业的人去修理,除非我们相信他们了解这些东西是如何工作的。这些仪器可以帮助经验丰富的制琴经验制琴师直观的了解振动和声辐射对于哪些决策是重要的,哪些位置与参数是可以改,改多少。预期的声音效果要如何去调试。哪些参数决定了演奏性能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而制琴师并不需要理解仪器的内部工作原理。更多准确地可量化信息可以为制琴师的判断提供更多依据,更好的发挥制琴师的经验优势。甚至可以站在更高的位置去决定哪些调试是需要的。

除了去学习仪器的振动声学测量外,数据库中主观评价系统还有助于我们了解人类的听觉。关于我们的耳朵/大脑的功能,有许多因素会混淆合理的预期,出现各种猜不到的情况。参加听力训练就是非常有用的办法,尽管我们的实验中常常出现令人沮丧的失败案例。但长期的实践中,学习分析性听力已经被证明是可行的。需要注意的是对人耳的训练也是一种长期持续性的学习状态。同样关于提琴的频谱特征与振型等相关知识也无法在短期内学习,这些都需要科学的学习方法,智力和持久的耐心。

作者:George Stoppanni

LATEST POSTS
Suggested
Suggested contents and articles.
Suggested Contents
50 Most Beautiful Places in the World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elit, sed diam nonummy nibh euismod tincidunt ut laoreet dolore magna aliquam erat volutpat. Ut wisi enim ad minim veniam, quis nostrud exerci tation ullamcorper suscipit lobortis.
Trailer Released for Fantastic Beasts 2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elit, sed diam nonummy nibh euismod tincidunt ut laoreet dolore magna aliquam erat volutpat. Ut wisi enim ad minim veniam, quis nostrud exerci tation ullamcorper suscipit lobortis.
Women in Tech: Experiences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elit, sed diam nonummy nibh euismod tincidunt ut laoreet dolore magna aliquam erat volutpat. Ut wisi enim ad minim veniam, quis nostrud exerci tation ullamcorper suscipit lobortis.
Comments
All comments.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