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a La Viola
爱生活爱中提

谁在黑中提

小编关注的众多古典乐up主中,有一对(没错就是一对)为古典乐推广普及做出了重要贡献的up主。在土味十足(不过我喜欢)的众多视频内容中小编从中了解到了很多关于小提琴的知识每次必一键三连。众多梗中唯独遇到黑中提这个保留节目时一直get不到笑点在哪里。由于业余菜鸡咱也不敢问也不敢说,凭常识就琢磨如果中提琴果真如此不堪,管弦乐团里放那些中提琴难道是专门打酱油的?可能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专业和音乐爱好者中对中提琴深深的恶意。部分玩笑已经属于人身攻击而和乐器无关了。

音乐上萝卜青菜,大家各自都有喜欢的声音旋律,但总不能骂人吧。如此大范围的带有人身攻击性质的笑话却在非专业领域里流传过于偏激。哪怕人到了某外地会被提醒,到这来要懂规矩,话不能乱讲。见到尼哥大哥千万别当面吃西瓜,一起点菜别吃鸡之类的。以目前的形势,希望能由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法案将中提琴手像其他少数群体一样保护起来。获取流量关注不应该通过歧视其他乐器和演奏者的方式,好玩的梗有很多可以用比如小编的提琴声学网站。期待这对职业黑中提伉俪早日迷途知返停止歧视,君子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当然,这事不能全赖人家。往早几年来说,瓦格纳应该对此事负责。“不好听,不重要,价值低。”这样严厉的评语非常的不客观,不包容,不负责。瓦格纳个人对乐器的喜好并不应该成为衡量整个古典乐的绝对真理。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场面将会失控。莫扎特将会站起来表示我反对,本人是中提琴手你直接打我脸。海顿一旁拉着小声说你别跟这个法西斯一般见识。门德尔松表示不服,表示你天天整那些浪漫主义时髦玩意有啥用。有本事自己整个弦乐八重奏不用中提你试试。肖邦不敢吱声,心想我一弹钢琴的如果自己的钢琴协奏曲弦乐器用小提那我不就变钢伴了么,当然用中提才是钢琴协奏曲好伙伴。J.C巴赫表示虽然我爹大小无摆在那里,但中提大小无通杀直接降五度高八度都不错。如果是小提整1007或者大提整1006总觉得不是那么回事。我补上一套中提协奏曲献给大家谢谢。帕格尼尼表示都不用吵了,大中小提无所谓你给我几块带弦的破木头我也能处理成炫技曲目。不多说了小提琴太简单满足不了我,我去拉中提去了。

以上内容基于大部分事实进行了虚构。

中提琴手的一生,请世界善待中提琴

中提琴手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既长期背负着业内甚至是兄弟们的恶意歧视,却又很难得到听众的掌声(大部分普通观众无法区分中提琴小提琴)。负重前行,忠于自己的音乐理念几乎是每一个中提琴手永远要面对的情况。另一方面,独奏曲目少乐团内长期蹦擦擦也是比较让人尴尬的情况。来自中国歌剧舞剧院的里根老师为此创作了一部OP 「一个中提琴手的一生」,真是看的内牛满面。(B站和抖音上的ID请搜索拉提琴的里根,各位老铁们要记得一键三连哦)

虽然里根老师已经很努力的做出了各种初级错误,但整体动作还是从一开始就暴露了功力深不可测。以后要想拍好菜鸡拉琴,请一定要找小编这种本色出演的初学者。据里根老师介绍录这段直接是手机录的,连混响都没加过。但即使换成好一些的录音设备仍然很难录到中提琴自己近距离听到的那些美妙的延音和泛音。由于长期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小编到处也没找到适合中提琴录音的设备配置与参数设置。而小提琴和大提琴分别都已经有成熟的小振膜头上和大振膜mic居中位置的解决方案。记得小编初学时分别参加了大提和小提的体验课,但都听老师介绍说各自的乐器是最接近人声的乐器。这在当时带来了很大的疑惑。虽然还啥也不懂,但平时很少听谁讲话调调像小提一样或者像大提那么低呀,再说有个人讲话声音像大提小提音量一样大的话也太奇怪了吧。如果说最接近人声的乐器,难道不该是中提琴吗?这里的高中低估计是建立在人类听觉频响曲线上。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提琴的声音会让人听起来觉得舒坦,我们人类大脑处理最多的信号可能就是人讲话的声音了。为了降低大脑作为一个处理器的损耗,这种愉悦感就可能来自于当大脑处理到自己最常见的信号时就会释放某种奖励性质的激素。我们应该不会用家里狗子或者外面蝙蝠的听觉频段去定义高中低频的意思吧?难道应该用适合录制人声的mic会更合适?希望有专业录音的老师同学能就此指点一下。

汾阳路20号

实际上身边的专业的小提琴演奏和制琴的老师和同学们不但没有对中提琴的歧视,反而都表示中提琴的喜爱和重要性的认可。听演奏专业的同学们介绍小提琴演奏专业会使用学习中提琴的方法来提高小提琴的演奏水平。感觉有点像负重训练的意思差不多。双手的机能性要求陡然增高。以小编为例,尝试三周中提琴体验之后成功的诱发了左手大拇指根部腱鞘炎。作为普通听众,一般遇到的情况是中提琴手小提琴水平都不错,而没有接受过训练的小提琴手拉中提很容易翻车。别的地方不知道,至少在我大上音校门口应该没有小提琴演奏专业的同学敢说中提琴是垃圾。终于不会被因为人少而鄙视了,六十位中提琴齐奏的燃爆车车车车和五弦中提全世界估计只有在这里能看到。

据可靠消息称,上音院内有多位老前辈和领导都在拉中提,制作中提。

制琴师眼中的中提

还好中提琴手在制琴师这里并不会遇到偏见。如果仅从商业的角度上考虑制作中提琴显然不是个好主意,中提琴并不好卖个好价钱。在手工订制提琴的市场中,中提琴始终保持着基本和小提琴差不多的价格。而技艺高超的制琴师们仍然不遗余力的去做好每一把中提,其中的投入比做一把小提琴只高不低。每一件作品都向他们的孩子一样被一视同仁而不会遭遇到歧视。制造一套四重奏,成为衡量一位制琴师水平的标准。

体验报告

从物理的角度来说(有效弦长和面板尺寸比例),如果让中提琴充分振动,弦长需要再长50%。照这个比例,一把物理学上可以充分振动的中音弦乐器可能姚明拿着也费劲。在这一点上可以说,中提琴不是完美的。但物理上的完美比例并不能完全替代音乐上的感受。这种不完美的声音有的人不喜欢,觉得有鼻音不透彻。(请参考上一篇音色讨论中鼻音的物理描述)而还有不少人喜欢的不得了,这种中提特有的沧桑感和并不突出的音色适用于很多音乐作品。作为早于小提琴出现的弦乐器,中提琴广泛的出现在早期室内乐。这种和小提琴完全不同的性格很像民乐中的古筝和古琴的关系,筝是争器多乐器齐奏时总是会突出自己的部分站到前面去,而古琴更适合在不大的房间内自己慢慢细品。一个适合娱人,一个适合娱己。一个是白羊座,一个是巨蟹座。各有特色怎么办?成年人当然是全都要试试看。

作为初学者体验之后,发现确实不太好拉。个人体验操控难度按由简单到困难顺序如下:

  • 标准小提琴:试完中提再回头拉标准小提琴会觉得左手按起来舒服了,右手不飘了。
  • 儿童中提(358):尺寸和小提没什么差别,操控基本不需要调整。
  • 16中提(406):刚刚好。
  • 五弦小提:多一根弦难度大增,弦距不好掌握。一旦熟悉了这个弦距,四根弦的反而又不太行了。
  • 15中提:这个尺寸比较尴尬,不大不小的空间感反而不好在小提中提双模式中切换。
  • 17中提(420):太大了,超过身体极限。一度想能不能做个骨科用手臂固定支架辅助。或者Mark wood那种酷炫的绑在身上的支架。

最后出场的是一把16.5五弦宽中提:Lionel Tertis wide body 多了一根E,演奏难度相当于黑魂3噩梦级难度,出门即被劝退那种。毕业于上音的杨璟老师能用这种乐器进行音乐创作其中的难度已经超出小编的想象范围。相当于我开局被门口杂兵虐死,人家直接白金无损通关了。小编刚开始用小提琴E弦装上去,基本都会断。没断的时候也会硬到快要割破手那种。达达里奥有16.5的中提琴E弦,结果国内官方店没货等了一个月才换上了不会断不割手的E弦,估计是一年也卖不出去几根。但难度并没有因此降低。希望有觉得小提琴已经没有挑战性的同学们一定要尝试下。

在此呼吁可以不爱,但请不要伤害中提琴和中提琴手。特别感谢里根老师的趣味创作,徐云海老师提供的赛级中提图片。祝愿未来能有更多杨老师这样走到舞台中间的中提琴手。讲真作为家长的亲们一定不要走极端,孩子学琴之前应该多尝试一下。拥有20000hz正弦波听音能力的小朋友们可能会觉得高频乐器是一种折磨。不如多尝试一下各种各样的乐器,正所谓“学中提琴要从娃娃抓起。”

LATEST POSTS
Comments
All comments.
Comments